第二百二十五章 纳米级校准(下)
没人会拒绝郭泰来这个合理的要求,事实上,连奔驰的副总,也只是想要先确立合作,但具体合作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谈判。
郭泰来制作的很快,至少在那些奔驰的工程师们眼中,制造工件的速度简直惊人。
没办法,郭泰来是纯手工制作,只要看好图纸,直接就能上手。不像数控加工中心,就算是输入了图纸,具体需要怎样的工序,怎么样的操作,还需要进一步的设定。光是这个设定一项,就要耗费很长时间。
固然全自动数控加工中心大规模加工的效率惊人,但事实上,如果不确定工序,只输入图纸,加工中心恐怕连走刀都不会。就算是有些简单的图纸可以实现自动设定工序,但复杂的配件,绝对需要人工干预。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厂家明明有很好的设备,却未必能够又快又好的加工出质量上乘的工件的原因之一。操作工对这些设定的不熟练,或者设定错误,都是影响因素。举个例子,明明可以一次走刀十毫米的,但操作工害怕损坏机器,所以设定了五毫米,那就得走两次刀,时间效率自然就会降低。
当然,随着技术发展,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中心的设定,也能够智能给出最大走刀量的参数,类似的加工工序也能智能设定,可惜,那是未来,现在还远做不到如此。
所以,在一两件工件的加工上,哪怕有着最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在加工速度上也未必能和郭泰来一个人相比。单个人的效率上,比郭泰来远远不如。
眼看着一个个的钛合金部件从无尘工作间拿出来,奔驰的工程师们心痒难耐,恨不能呆在郭泰来的身边观摩一下郭泰来到底是怎么加工这种难加工的合金的。可惜,黄伟国他们三人很尽责的守在门口,没有一个人能越雷池半步。
尽管有不少人知道郭泰来其实就是用手工工具一点一点的打磨加工的,但是为什么郭泰来能做到这种精度?始终是个谜,让人无法解释。人工切削钛合金,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那需要多大的力量?需要多强大的耐力?郭泰来显然也没有解释的义务,只是飞快的制作着一个个的零部件。
不过很快好奇的工程师们就知道需要多大的力量和耐力了。当郭泰来拿着两套已经磨损的不像话的工具出来要求更换的时候,已经是他在里面连续工作了十个小时之后了。
十个小时当中,郭泰来除了吃了一顿饭之外,其他时间一直在工作,连喝水都没耽搁手上干活,简直让人无法置信。
还好奔驰方面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飞快的更换了两套工具。这些工具磨损的厉害,特别是负责最后的抛光部分的,连上面的砂面都快磨秃了。切削的铲刀刃口磨损的厉害,不换不行了。
整整三天时间,郭泰来算是彻底完成了所有的钛合金部件的打造。这已经让奔驰这边的工程师们惊为天人叹为观止了,那是钛合金啊!还是这么高的精度。别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